銀寶山新副總裁陳琳:數字化能力是規模企業的必備能力

在“2022中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峰會暨卡恩獎頒獎盛典”以“破立相生”為主題的上午場,銀寶山新副總裁兼美恩信息董事長陳琳發表《數字化能力是規模企業的必備能力》的演講,從銀寶山新自身的數字化探索出發,分享作為用戶企業的IT團隊在數字化轉型過程的經驗與教訓。

 


銀寶山新副總裁兼美恩信息董事長陳琳

 

銀寶山新作為較早進入信息化和數字化轉型的試驗者,陳琳表示:數字化能力是幫助企業轉型升級和成為規模企業中間鏈主單位的一個必備能力。

 

銀寶山新深耕模具行業近30年,是集工業設計、產品組裝的全鏈條制造業公司,產品聚焦于汽車、消費類電子、通訊、和高端裝備。2004年至今銀寶山新信息化系統都已全部上線,實現了集團內全業務系統的信息化全覆蓋,并在全國、全球形成產業互動基地。

 

 

銀寶山新數字化轉型之路

2015年底,銀寶山新成功上市, 2017年針對集團發展戰略完成了信息化頂層設計,確定了建設數字化樣板工廠的行動方案,優先從自動化設備和重點生產裝備進行數據采集和平臺數據資源開發。

 

2020年,銀寶山基本上實現主流生產線的設備互聯,自研了智慧模具平臺、生產條碼系統和OA系統,從生產者的小屏、管理者的中屏、集團的大屏實現“三塊屏”互聯,并通過數字化、自動化的改造加上信息管理的融合,即IT和OT的融合,實現跨平臺體系的互聯互通,逐步打破信息孤島,形成數據湖,沉淀生產階段及所有關鍵數據,形成工業機理幫助企業生產及生產產品線的優化。

 

與此同時,陳琳發現,要有自有基因和自有產品,才能幫助企業降本提質增效。這也是美恩信息的成立初衷,“通過工業企業的一個行業鏈主單位,賦能與我相關的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

 

轉型過程中問題分析

雖然銀寶山新自2017年開啟了數字化轉型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彼時,銀寶山新希望通過當時擁有的一條全國最先進的模具自動化生產線,實現產品標準化、提升生產效率以及降低運營成本,但由于缺乏數據思維和具體分析,最后發現是“用大炮在打小鳥”,沒有實現降本增效的預期。

 

為此,2021年銀寶山新通過數字孿生系統,對模具的試模環節進行仿真,試圖解決上機前產品可能出現的品質問題。陳琳發現其中的問題,一是懂IT的工程師不懂生產工藝中的經驗點和有價值的數據,有生產經驗的師傅們不懂如何通過IT手段實現自己經驗的展現;二是從數據采集的角度,企業需要意識到數據的重要性,并積累大量數據,同時需要高度重視數據治理;三是從形成機理模型的角度,僅一家企業的數據量又是不足的,需要行業數據的共同積累。

 

所以,陳琳認為:數字化轉型不僅僅在企業在認知、成本以及未來預期的問題上,還存在行業層面上,發展不均衡、內卷以及生態+應用的問題。

 

數字化能力是規模企業的必備能力

盡管提到了數字化轉型過程的諸多困難和問題,但陳琳堅定地認為,數字化能力一定是規模企業的必備能力。

 

陳琳表示,企業培養數字化能力主要有三原因:一是運營管理需要,實現信息孤島的融合貫通;二是供應鏈協同的需要,供應鏈企業只有嚴格把握計劃需求預測和庫存,才能提升利潤;三是未來發展的需要,與國外先進制造企業相比,數字化轉型不僅是現階段對企業的要求,更是為今后的智能制造打基礎,尤其是數字化轉型涉及的技術及應用,市場非常廣闊。

 

陳琳總結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三個方面:一是以業務為需求,這是一個逐漸認知的過程。通過自上而下的管理變革和運營創新的科學決策,破除人制,滿足自下而上的需求。二是客觀評價企業自身的技術能力和內部管理能力,形成企業內部的標準化、流程化和經驗化的管理。如果不具備以上能力,就用不好數字化的工具和手段。三是把握數字化一把手工程,決策者需要有決心,愿意投入資金,且形成從上到下團隊的整體系統工程,否則,中間困難重重。

 

數字化轉型系統工業企業用得不好,賦能的企業還要考慮行業的發展均衡問題。近兩年企業發展不均衡愈發凸顯,缺失復合型人才、應用生態疲弱,賦能企業開發標準化軟件亟需被重視并盡快提升日程。

 

最后,陳琳呼應峰會主題“破立相生”,提到:未來新技術一定會沖擊工業企業和工業用戶,如果不抓住這個機遇,就可能會被淘汰。

 

Welcome to SILVER BASIS

股票代碼 :002786
為確保您的瀏覽體驗,建議將瀏覽器版本升級到IE9或以上
Copyright ?2016 粵ICP備10046749號 版權所有 深圳市銀寶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久久精品国语国产